首页> 体育 >

太极拳动作要求及标准

次播放
上传时间: 1970-01-15
上传自: 网页
简介:

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从字面上理解太极拳的运动原则和理论相对并不难,难点就在于如何正确地付诸于身体动作上,这恰恰是教学的关键。比如,太极拳的松、静、虚、实的动作要求,对于不同阶段的学拳者,有层次和程度上的差异。在初学阶段,松与懈散容易混淆;虚与轻浮易混淆;实与滞重易混淆,等等。再采取意领身带,调整肢体动作,让大脑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在身体动作肌肉上的感觉,使其明辨是非,产生由外而内的整体上的全身感受。弄明拳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习拳者通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实践、研究而得来。太极拳的学习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 对初级阶段强调手型、步型、身型、动作路线,三尖相对等;对有一定基础的,则强调肌肉若一、内外相合;而对更高技术层次的,则要求其体味动作的虚、静,气的吞吐 或收放等。在练习动作或交手时,使其从内在的意、气、神和外在的皮毛、筋、骨多层面上把握太极拳的运动技术和战术。此时练太极拳的目标,已转向以练气、养气、入气为目的,也印证了武术的那一句谚语:“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真谛。 练习太极拳者“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的必由之路。即太极功夫从练(拳、械)中来,练是永无止境的。修炼太极拳功夫犹如雕刻一件艺术品,需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工序越多,工艺越细腻,这件艺术品就越耐人寻味,越经得起历史考验。当然,艺术品永远是存在缺憾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不会满足,才有动力去探寻更高更美的艺术境界。”   传统武术套路,练功方法,是经过前辈多少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拳体于易,理通于医。武术套路,练功方法与中医血脉相连的关系。如对步法手法动作的方向、位置要求一丝不苟,毫不含糊,并明确肢体运动所对应的穴位和气的转化时机。再如,打挤时,手心对脉门,食指对鼻尖,不同动作的转化与衔接与相应的穴位、路线,且手与眼配合、视线变换的角度等各不相同。通过这些规范的技术动作练习,使学生感受到了身体内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即“心为令,气为旗”,“意气君来骨肉臣”。例如:手指要舒展,不能由于做到了肢体放松的要求而出现指端屈扣现象;实脚的脚掌、脚趾要平铺在地面上,若手指、脚趾随意或无意屈曲,则会阻碍内气由丹田向身体远端的畅通运行,从而影响太极拳的炼气、养气的作用,更影响太极拳技击能力的形成。

专辑名称: 太极拳动作标准
专辑创建者: 网上飞
视频数:7 播放次数:1720282
简介:

太极拳的特点、要领及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一)特点 太极拳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 1、轻松柔和: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2、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不出明显停顿的地方。 3、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上肢动作处带上弧形,避免直来直往,通过弧形活动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和的特点。 4、协调完整:太极拳运动中,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打太极拳时,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都是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不要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显得呆滞脱节和支离破碎。 (二)动作要领 1、意识引导动作 太极拳的全过程,要求用意识引导动作。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想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 练太极拳时,好象在做“意识体操”,要始终着重用意,肢体动..

56视频APP

56视频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

56官方微信

56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发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