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教 >

[北京的胡同]第59集:东四十四条

次播放
上传时间: 1970-01-16
上传自: 网页
标签: 北京 胡同
简介:

东四十四条,明朝称新太仓南门,因位于明新太仓南门而得名。清乾隆时称王寡妇胡同,宣统时东段称五显庙,西段称船板胡同。肃王府位于船板胡同北边。现被北京袜厂占用,建筑大部改建。东端尚有部分遗存。老肃王府原在正义路东,《辛丑条约》订立后,王府被外国使馆占领,便在此地建新肃王府。这所住宅原是道光末年大学士兼四川总督宝兴的住宅,后售给***,义和团运动中,荣禄的住宅遭到焚掠,***把此宅献给荣禄,荣禄又将它转给善耆(一说是卖给)。善耆迁入后,对之进行改建。善耆是豪格的第九世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封肃亲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他在京与庆亲王奕匡、李鸿章办理交涉事宜。善耆嗓音不好,但很爱唱戏,他先是唱“八角鼓”,然后唱小戏;先在屋内唱,以后又在府内搭起了戏台,并通过溥侗的帮助,组成肃王府自己的戏班。有人曾说,在北京城,肃王府是唱戏最多的地方,几乎天天有戏。善耆还自己登台演出。封建王府内见不得人的事众多。善耆的四福晋张佳氏,原是从京郊买采的丫头,叫兰姑娘。当丫头时就被善耆的儿子奸污,十五岁被善耆收为四房。张佳氏自被收房后经常大肚子怀胎,每隔一年便生一个。她共怀十一胎,生下十胎。最后一胎,因吃打胎药,孩子死在肚中,她也跟着死亡。善耆也干过一点好事。其任民政部尚书时,对建立北京近代警察制度及市政管理有所贡献。辛亥革命时,善耆组织宗社党,反对清帝退位。清帝退位后到旅顺,善耆勾结日本势力从事复辟活动。他的女儿便是在抗日战争中有名的汉奸金碧辉。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五显庙并入,改称东四十四条。“文革”中一度改称红日路十四条。肃王府现被北新桥袜厂占用,原建筑基本不存。仅东南角有部分遗存。

专辑名称: 北京十大著名胡同
专辑创建者: 三度空.间
视频数:15 播放次数:116450
简介:

56视频APP

56视频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

56官方微信

56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发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