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 >

10、神农民俗风情《驿站情》

次播放
上传时间: 1970-01-15
上传自: 网页
简介:

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曾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脍炙人口的诗句,神农架就有这样的“蜀道”,这就是被学者们誉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神农架古盐道。   清朝中叶以来,不少游民进入川鄂边界谋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从四川贩运“私盐”来湖北进行交易,为了避开官方的缉私,盐商多从神农架往返,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一条沟通川东、鄂西的神农架川鄂古道。神农架古盐道有两条主要通道:一是从保康的马桥沿南河水路上溯,到阳日,再经过山路从松柏到宋洛、徐家庄、黑水河、板仓,最后穿过大九湖进入四川;二是从房县的范家垭经神农架的赶集沟、九里十三湾、弯腰树、玛瑙池、三道沟、天池垭、苦桃园、老爷崖、莲坪、红花塘、七里扁、板仓坪、东溪、大九湖的自生桥进入四川。两条古盐道在神农架境内均达100多公里。   《阳日湾万寿宫碑志》记载:“房之南,山水颇奇,林木亦茂,而阳日湾距治百八十里,虽僻处乡隅,然南走宜施,西通巴蜀,东下襄樊,亦四处之要道也,故海内客商多至此焉。”在过去的岁月里,鄂西北所需的盐大多是从四川大宁盐厂经古盐道运来的。古盐道上常年累月活跃着数百背夫和马帮。背盐工的生活很苦,他们出门时要带足沿途的食粮,在去的路上,把一袋袋写有自己姓名、做有记号的干粮寄放有沿途客店里,以便在返回的路途中充饥。有时住店晚了,客店的通铺上已睡下太多的人,店老板就用一根粗木杆沾上水,使劲往人堆里插。木杆两边的人受到冷的刺激,猛的一惊,让开一条缝,后来的便趁势钻进去。沿途的岩龛也是背盐工经常栖息的地方。夜晚,在岩龛下生起一堆熊熊大火,既可烧饭取暖,还能驱散野兽。盐在那个时代虽不是稀世珍品,便也可用一斤盐从山民那里换取三斤木耳或三斗包谷,还可以换取皮革和贵重药材。因此,盐也成了啸聚山林的强盗猎取的对象。背盐工得结伴而行,时时提防他们的袭击。古盐道有一处地方叫“九条命”,就是因为九名背盐工被一群强人抢走盐,人被捆在树上冻饿而死得名的。   神农架古盐道沿途穿越密林深谷、旷野平坝,宽敞之处可以行车,险峻之处则“心频惊而畏缩,足将进而趑趄”、“雾从人面起,云自马头生”。天池垭海拔2100米,顶有积水,下有深潭,登百步梯而过,惊验之状如上九天。神农架的古盐道曾给神农架的经济带来繁荣,据有关资料记载:清至民国初,阳日湾还有四十余只木船,上百匹骡马,往来运输山货,镇居民约600户,地摊商50余个,有商号的货店数家。如今神农架古盐道对我们来说,所重要的再不是作为一条经济纽带,而是她所展示的神农架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轨迹。

专辑名称: 风情网
专辑创建者: cgk2611
视频数:23 播放次数:1192048
简介:

45用途突然后

56视频APP

56视频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

56官方微信

56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发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