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 >

拉威尔《波罗莱》舞2-1

次播放
上传时间: 1970-01-15
上传自: 网页
标签: 波罗莱 拉威尔
简介:

·《波莱罗》 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约请拉威尔(1875—1937)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最初,拉威尔不愿为此创作新的作品,但答应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兹(1860-1909)的几首钢琴曲 改编为管弦乐曲。后来拉威尔知道阿尔贝尼兹作品的配器权属于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1863-1939),他已为舞蹈女演员阿根蒂娜把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改编为一首舞蹈组曲,于是拉威尔不得不创作新的管弦乐曲。 他心中酝酿着一个配器构思,要把这个作品写成一首乐队练习曲。全曲是一个巨大的“渐强”,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背景上,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17小节的旋律不断反复。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声以前,音乐突然滑进了E大调(旋律大调),造成了和单纯的手法全不相称的独特效果。拉威尔这个别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莱罗》。《波莱罗》由尼金斯卡编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于巴黎。场景是在一家烟雾迷漫的西班牙旅馆里,鲁宾什坦打扮成一个吉卜赛女郎,头上插着梳子,围着围巾,站在台子上跳舞,观众围着她喝彩。跳得愈来愈红火的舞蹈,引起了围观者的愈来愈狂热的情绪。最后,他们把她抓起来,高高地举到自己的头上。 《波莱罗》在巴黎演出后,引起了许多舞蹈演员和舞剧编导的注目。爱尔兰舞蹈演员多林(1904-)把它作为自己的独舞保留节目,连续演出许多年;俄国舞蹈演员利法尔(1905-)演出的《波莱罗》,虽仍作为西班牙主题来处理,却避而不跳传统的西班牙舞。因为具有固定不变的旋律 和节奏型的拉威尔此曲,和真正的波莱罗已很少共同之处。其舞台设计,布景是白的拱廊和血红的天空,利法尔化妆成一个斗牛士,刚从斗牛场上胜利归来,以滑稽的姿态逗引着一位倾慕他的妇女。他的敌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夺走了这个妇女,斗牛士大失所望,昏昏沉沉跌倒在地,受了重伤。欢度节日的人群继续他们的狂欢,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舞台上渐渐挤满了人,乐队最后的“渐强”伴随着斗牛士的死去。

专辑名称: 拉威尔的作品
专辑创建者: 国乐
视频数:7 播放次数:716597
标签: 拉威尔 音乐 舞曲
简介:

拉威尔一生深爱尊崇莫札特的音乐。提出他的座右铭:「完全崇尚简单,学习莫札特的一切」以及「深奥,但不繁复」的准则。这些特点完全反映在他量少质精的所有作品中。 史特拉汶斯基就曾经称拉威尔为「最精确的瑞士钟表匠」。拉威尔的作品以音音推敲,没有半点笔误、精准适中而驰名。他的音乐以描述身外之物为主,但不是像标题音乐那样刻意描写,而是远离象徵主义中深染的主观元素,以一种远距离、极度客观的立足点来创造音乐印象。 法国哲学家姜凯雷维契曾分析拉威尔所有作品,从中发现「自然」、「异国风味」、「模仿」、「舞蹈」四种主要面具。拉威尔特别擅长变做一个至身以外的人,利用现实世界以隐藏自己。 他戴上『自然』面具,让无人介入的活生生自然事物完全表现。他所描写的猫、鸟、虫或人类、精灵世界,是只有小孩子才能进入的世界。这类的作品有:音乐喜剧「西班牙时辰」、抒情幻想剧「儿童与魔法」、管弦乐组曲「鹅妈妈」、「镜」、钢琴独奏「水之嬉戏」、「夜之魔」。 当他戴上『异国风味』面具时,引领我们从希伯来到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到西班牙。他是不旅行的旅人,音乐中没有土著性地方色彩,他只是坐在钢琴前装模作样地烘焙异国趣味给人看。这类的作品有..

56视频APP

56视频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

56官方微信

56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发现精彩